總共有 6 條記錄 這是第 1 頁 |
一、規劃篇 基地概況:該項目用地為2000畝,為于陽大公路北側,帝元路東600m,帝元路西1700m,帝元工廠區南向,占地范圍東西長約2300m,南北寬約600m。 規劃設計原則:1.因地制宜、符合城市發展需求2.貫徹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兩型社會思想3.強調住區環境與建筑,單體與群體,空間與實體的整合性 4.提供安全便捷、環境優美的交通空間5.新觀念、新技術、新材料與傳統居住生活要求相結合 規劃設計理念:EOD理念:以生態環境建設引導的開發模式,通過生態辨識、保護與利用系統規劃 ,建立一套合理的生態代謝鏈網及人類活動網,在改善系統生態功能的同時提升人居環境的宜居性,提高土地價值及市場競爭力。 均好性理念:(1)綠化景觀層面:采用非集中式綠化。通過帶狀和點狀綠化,使得每家每戶都能享有一定的綠化景觀,從而保證其綠化景觀的均好性。(2)建筑戶型層面:保證所有住宅建筑均有很好的朝向;住宅每戶人家都安裝了分體壁掛式太陽能,節能的同時滿足居民的部分生活需求;戶型設計把相同面積段戶型的客廳及臥室的面寬盡量控制為同一尺寸,以保證住宅分配時的均好性。 規劃結構:總規劃建筑面積約為108.5萬平方米分三個功能區規劃建設
A區:拆遷還建房、農貿批發零售市場、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學校及社區管委會、共計約35萬平方米。 先期開發A區及B區部分生活配套項目,滿足武船建設項目還建急需及保證人民群眾正常生活;中期完成B區和C區建設,完成小城鎮、新農村建設樣板示范工程、長期發展則將建成功能完備、環境優美、人文和諧,與武漢新港一體化的現代化小城鎮。
交通分析:三級道路設置井然有序。 景觀分析:
(1)沿陽大路預留50米做帶狀綠化景觀,將小區住房與公路用綠色植物隔離,以增加景觀效果,減少噪音和污染。居住區內建人工湖及水網循環系統和水上景觀點。每棟房屋之間用綠色植物隔離。區內建大型植物園林,充分體現生態、綠色、環保的居住空間。 二、建筑單體篇 住宅設計理念:
(1)較為寬敞的起居室和餐廳:設計以較大面積的起居室和餐廳為中心組織家庭活動,且各戶起居室均有良好的正南陽光和視覺景觀。起居室和餐廳在戶內位置恰當,有效地減少了交通穿越,保證了空間使用功能的獨立性。 戶型設計:
A戶型為四房兩廳兩衛,戶型建筑面積為144.53M²,套內建筑面積(不含陽臺)為137.35 M²,公攤面積為7.18M²,陽臺面積為10.94M²,合計面積為150.00M²。 住宅立面設計: 設計上以“自然、舒適、雅致”風格取向。住宅建筑立面采用經典的三段式格局:底部結合入口門廊處理成基座,頂部層在陽臺及開穿上結合屋頂及豎向構件強調豎向感及精致細膩的光影感。在各部分結合處利用簡潔大方的線腳增加了視覺整體上的連續性。整個單體以自然優雅的風格突出了社區的特征和建筑品質感。 整個立面以淺色涂料為主要飾面材料,表達典雅、溫馨的基調。底部以深色面磚,以形成沉穩的基座。中部線腳、板帶、陽臺為褐色系的涂料。南北頂端戶型采用灰色或淺灰色涂料,使建筑立面自然而親切,整體又細膩。 三、節能環保篇 1、太陽能設計:使用陽臺分體壁掛式太陽能。集熱器或光電板除了可垂直排布在窗臺之間,還可以與樓房陽臺封裝結合為一體,帶保溫殼體的儲水箱安裝在上層陽臺的底部。分體壁掛式太陽能的優勢:文本中詳細說明 2、屋頂節能技術:在屋頂鋪設或粉刷各種保溫絕熱及反射材料來達到保溫節能效果的屋頂。具體文本中有詳細說明。
3、外墻保溫系統:外墻保溫指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把導熱系數較低(保溫隔熱效果較好)的絕熱材料與建筑物墻體固定一體,增加墻體的平均熱阻值,從而達到保溫或隔熱效果的一種工程做法。 4、沼氣的開發:利用小區居民生活產生的垃圾,糞便以及屋頂花園,植物墻產生的大量枯草,落葉等將其作為沼氣發酵的原料在小區安裝沼氣生產裝置,生成沼氣,將沼氣作為小區公共照明,小區燈飾工程和物管等辦公用電、用氣。”
5、污水循環利用系統: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采用膜生物反應器技術, 四、前景展望 武漢新港雙柳城是一座兩型社會的領導者和倡導者。它將利用各種最新的理念和科學技術為人們創造一種新的舒適的生活方式。 該項目實施后,將給該地區帶來有效就業崗位3000個。充分實現增收創稅,再投入建設新增產值達10億元,新增稅收過億元。將武漢新港雙柳城購物、農貿、文化、休閑、自住房、遷住房變成能提供傳統文化的理想場所,同時也將成為武漢新港循環經濟的新支點。有利促進地方繁榮、改善自身環境,創造全國小城鎮建設新模式,打造區域新亮點,為全國小城鎮建設做出有益探索。 帝元投資愿與各級政府攜手努力,高舉“兩型社會”的旗幟,遵循理念始終如一,產業持續發展,協調統籌安排政企協同建設,用于創新突破的五大原則,在武漢市委市政府、新洲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將武漢新港雙柳城建設成為中國兩型社會第一城。 |